为您的密封创造健康环境
在Flowserve,我们认识到实现机械密封长寿命、不间断运行的最有效方法是在密封面周围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管路方案有助于保持机械密封的冷却和清洁运行,促进危险流体的安全处理,并延长旋转设备的可用性。Flowserve销售工程师可帮助您确定适合您应用的解决方案。
单密封
方案01
内部再循环是从泵的高压区到密封腔。
类型
从泵排放口冲洗内部密封腔。
操作方式与11号方案类似。
目的
密封腔散热。
为卧式泵的密封腔通风。
降低11号方案暴露在外的管道中流体冻结/聚合的风险。
适用
定制密封腔,多为ANSI/ASME泵。
清洁、温度适中的液体。
与单密封一起使用,很少与双密封一起使用。
预防性维护
通常不能直接冲洗密封面,而且密封散热受到限制。
根据内部端口的水头损失计算冲洗流速。
方案02
封闭式密封腔,冲洗液不循环。
类型
无冲洗的封闭式密封腔。
目的
无需液体循环。
适用
高温服务中的冷却夹套密封腔。
清洁液体。
带干式密封的顶装式混合器/搅拌器。
在低温下凝固的流体中加热夹套密封腔。
预防性维护
流程必须有足够的沸点裕度以避免蒸发。
在高温工况下,密封腔夹套中可能始终需要冷却液。
卧式设备必须具有自动通风功能。
通常与蒸汽淬火结合使用,62号方案。
方案03
通过密封腔的设计在密封腔和泵之间形成循环。
类型
由密封腔的设计产生的循环。
目的
无需外部流体循环。
清除密封腔内的固体。
适用
扫描连接实用程序。
肮脏或受污染的液体。
预防性维护
正确的密封腔设计有助于防止固体在密封面聚集。
方案11
高压产品再循环至密封。
类型
从泵排放口通过节流孔进行的密封冲洗。
默认的单密封冲洗方案。
目的
密封腔散热。
为卧式泵的密封腔通风。
增加密封腔压力和流体蒸汽裕度。
适用
使用清洁流体的一般应用。
清洁的非聚合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使用直径至少为3毫米(0.125英寸)的节流孔。
通过计算流量确定节流孔大小,以获得足够的密封腔流量。
通过适当调整节流孔和喉部衬套的尺寸来增加沸点裕度。
应直接通过位于12点钟位置的管道来冲洗密封面。
典型故障模式为节流孔堵塞。检查管道末端的温度。
相关产品
节流孔/节流阀套
方案13
从密封腔通过流量控制节流孔再循环至泵吸入口。
类型
从密封腔通过节流孔再循环至泵吸入口。
立式泵的标准冲洗方案。
目的
立式泵上的连续密封腔排气。
密封腔散热。
适用
立式泵。
密封腔压力大于吸入压力。
含适量固体的中温流体。
非聚合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在启动立式泵之前对管道回路进行排气。
使用直径至少为3毫米(0.125英寸)的节流孔。
通过计算流量确定节流孔大小,以获得足够的密封腔流量。
通过适当调整节流孔和喉部衬套的尺寸来降低密封腔压力。
典型故障模式为节流孔堵塞。检查管道末端的温度。
相关产品
节流孔/节流阀套
方案14
从泵排放口通过流量控制节流孔到密封的再循环,同时从密封腔通过一个节流孔。
类型
从泵排放口和再循环至带有节流孔的泵吸入口进行的密封冲洗。
11号方案和13号方案的组合。
目的
立式泵上的连续密封腔排气。
密封腔散热。
增加密封腔压力和流体蒸汽裕度。
适用
立式泵。
在中等温度下使用清洁的非聚合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使用直径至少为3毫米(0.125英寸)的节流孔。
通过计算流量确定节流孔大小,以获得足够的密封腔流量。
通过适当调整节流孔和喉部衬套的尺寸来增加沸点裕度。
应直接冲洗密封面。
在启动立式泵之前对管道回路进行排气。
典型故障模式为节流孔堵塞。检查管道末端的温度。
方案21
从泵的高压区通过流量控制节流孔和冷却器进行再循环,然后进入密封腔。
类型
从泵排放口通过节流孔和冷却器进行的密封冲洗。
将冷却器添加到11号方案的冲洗中可增加散热量。
目的
密封冷却。
降低流体温度以增加流体蒸汽裕度。
减少结焦。
适用
高温服务,通常低于177°C (350°F)。
超过80°C (180°F) 的热水。
清洁的非聚合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密封冷却器和管道的最高处必须有排气口。启动前必须通风。
当使用682密封冷却器时,管道采用串联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热传递。
使用直径至少为3毫米(0.125英寸)的节流孔。
通过计算流量确定节流孔大小,以获得足够的密封腔流量。
通过适当调整节流孔和喉部衬套的尺寸来增加沸点裕度。
定期监测冷却器的入口和出口温度,查看是否有堵塞或结垢迹象。
相关产品
节流孔/节流阀套
NX密封冷却器
682L密封冷却器
682M密封冷却器
682H密封冷却器
A625密封冷却器
ANC密封冷却器
AFC密封冷却器
方案23
从密封腔内的循环装置通过冷却器再循环到密封腔内。
类型
从内部泵送装置通过冷却器进行的密封冲洗。
热水服务中的标准冲洗方案。
目的
高效密封冷却,冷却器负荷低。
增加流体蒸汽裕度。
提高水的润滑性。
适用
高温服务,热碳氢化合物。
超过80°C (180°F) 的锅炉给水和热水。
清洁的非聚合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密封冷却器和管道的最高处必须有排气口。启动前必须通风。
当使用682密封冷却器时,管道采用并联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头损失。
密封腔要求喉管衬套间隙紧密,以隔离工艺流体。
切向密封压盖龙头应从底部进入,从顶部流出。
定期监测冷却器的入口和出口温度,查看是否有堵塞或结垢迹象。
含铁工艺流体应在冷却器之前流经磁力分离器。
相关产品
节流孔/节流阀套
NX密封冷却器
682L密封冷却器
682M密封冷却器
682H密封冷却器
A625密封冷却器
ANC密封冷却器
AFC密封冷却器
磁力分离器
方案31
从泵的高压区通过旋风分离器进行再循环,将清洁流体输送到密封腔。
类型
从泵排放口通过旋风分离器进行的密封冲洗。
离心后的固体返回到泵吸入口。
目的
密封腔散热。
清除冲洗液和密封腔中的固体。
适用
肮脏或受污染的流体、含沙或管渣的水。
非聚合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旋风分离器最适合处理比重是工艺流体两倍的固体。
密封腔压力必须与吸气压力基本相等,才能保证流量正常。
管路不应包括节流孔,也不应向密封腔排气。
典型故障模式为分离器或管道堵塞。检查管道末端的温度。
相关产品
方案32
冲洗液从外部注入密封腔。
类型
从外部清洁源进行的密封冲洗。
目的
密封腔散热。
从密封腔中清除工艺和固体。
增加密封腔压力和流体蒸汽裕度。
适用
肮脏或受污染的液体、纸浆。
高温服务。
聚合性和/或氧化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使用尺寸可保持压力或维持流速的喉部衬套。
要限制肮脏的工艺流体,可调节注入流速。
要增加流体蒸汽裕度,可调节注入压力。
注入流体必须与工艺流体兼容。
定期监测控制系统是否有阀门关闭或堵塞迹象。
相关产品
方案41
从泵的高压区通过旋风分离器进行再循环,将清洁流体输送到冷却器,然后再输送到密封腔。
类型
从泵排放口通过旋风分离器和冷却器进行的密封冲洗。
21号方案和31号方案的组合。
目的
密封冷却。
清除冲洗液和密封腔中的固体。
适用
高温服务,通常低于177°C (350°F)。
肮脏或受污染的流体、含沙或管渣的水。
非聚合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密封冷却器和管道的最高处必须有排气口。启动前必须通风。
当使用682密封冷却器时,管道采用串联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热传递。
旋风分离器最适合处理比重是工艺流体两倍的固体。
密封腔压力必须与吸气压力基本相等,才能保证流量正常。
典型故障模式为分离器或管道堵塞。检查管道末端的温度。
相关产品
双密封
方案52
外部储罐为布置2密封的外部密封提供缓冲液体。
类型
通过储罐进行的非承压缓冲液循环。
流体通过双密封组件中的泵环循环。
目的
外侧密封充当主密封的安全后备。
零至极低的工艺排放。
不允许在工艺流程中造成污染。
适用
与非承压双密封一起使用。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传热流体。
预防性维护
管道回路必须自动排气到接近大气压的蒸汽回收/放气系统。
工艺蒸汽压力通常大于储罐压力。
缓冲液必须与工艺泄漏兼容。
排气压力升高表示主密封泄漏。
储罐液位指示器显示外侧密封泄漏。
相关产品
53A方案
加压的外部阻隔流体储罐向阻隔流体密封腔供应清洁流体。
类型
加压阻隔流体通过储液器循环。
流体通过双密封组件中的泵环循环。
目的
隔离工艺流体。
零工艺排放。
适用
与双加压密封一起使用。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传热流体。
脏污/腐蚀性或聚合性流体。
混合器/搅拌器和真空服务。
预防性维护
管道回路必须自动通向位于最高海拔位置的储罐。
持续给储罐加压;最大充气量为10至14巴(150至200 psi)。
阻隔液必须与工艺兼容。
储罐液位指示器显示内侧和外侧密封泄漏。
相关产品
53B方案
外部阻隔流体系统通过囊式蓄能器加压,向阻隔流体密封腔供应清洁液体。
类型
带有囊式蓄能器的加压阻隔流体循环。
流体通过双密封组件中的泵环循环。
目的
隔离工艺流体。
零工艺排放。
比53A方案的压力更高。
适用
与双加压密封一起使用。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传热流体。
脏污/腐蚀性或聚合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启动前管道回路必须完全排空。
蓄能器必须始终处于加压状态,通常采用充气方式。
阻隔液必须与工艺兼容。
定期监测隔离液压力。压力下降时需手动添加阻隔液。
相关产品
53C方案
外部阻隔流体系统由活塞蓄能器加压,向阻隔流体密封腔供应清洁液体。
类型
带有活塞式蓄能器的加压阻隔流体循环。
流体通过双密封组件中的泵环循环。
目的
隔离工艺流体。
零工艺排放。
比53A方案的压力更高。
动态跟踪系统压力。
适用
与双加压密封一起使用。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传热流体。
预防性维护
启动前管道回路必须完全排空。
基准管路必须能承受工艺污染而不发生堵塞。
阻隔液必须与工艺兼容。
储罐液位指示器指示内侧和外侧密封泄漏。
相关产品
方案54
外部加压阻隔液系统向阻隔液密封腔供应清洁液体。
类型
通过外部系统加压阻隔液循环。
目的
隔离工艺流体。
零工艺排放。
密封不能引起循环。
适用
与加压双密封一起使用。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传热流体。
脏污/腐蚀性或聚合性流体。
混合器/搅拌器。
预防性维护
启动前管道回路必须完全排空。
循环系统必须始终保持加压和通电状态。
阻隔液必须与工艺兼容。
循环系统液位指示器显示内侧和外侧密封泄漏。
相关产品
N54
R54
Seal Gard
DuraClear阻隔/缓冲液
加注车系列
方案55
非承压外部缓冲液系统向缓冲液密封腔供应清洁液体。
类型
通过外部系统进行非承压缓冲液循环。
目的
外侧密封充当主密封的安全后备。
零至极低的工艺排放。
不允许在工艺流程中造成污染。
从内密封中去除额外的热量。
密封不能引起循环。
适用
与非承压双密封一起使用。
危险/有毒液体。
与大气接触可能凝固的流体。
预防性维护
启动前管道回路必须完全排空。
缓冲液必须与工艺泄漏兼容。
累积的工艺泄漏应输送至回收系统。
淬火密封
方案62
提供淬火的外部源。
类型
对密封大气侧进行外部淬火。
淬火流体通常为蒸汽、氮气或水。
目的
防止密封大气侧积聚固体。
防止结冰。
适用
与单密封一起使用。
氧化性流体或会结焦的流体、热碳氢化合物。
结晶流体或盐析流体。
腐蚀性。
冷液温度低于0°C (32°F)。
预防性维护
淬火入口应位于压盖顶部,出口/排水口位于底部。
淬火压力应限制在0.2巴 (3 psi) 或更低。
使用密封大气侧的节流阀套将淬火流导向密封排水口。
定期监测,检查阀门是否关闭、管路是否堵塞以及蒸汽疏水阀状况。
相关产品
66A方案
密封压盖上的节流阀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离开密封压盖的密封泄漏,并可用于检测。
类型
利用串联的两个节流阀套检测密封大气侧的泄漏。
目的
主密封的安全指示器可检测故障。
在密封失效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密封压盖的泄漏。
适用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65A或计65B方案一起使用。
与闪蒸或非闪蒸流体一起使用。
适用于偏远地区和关键服务中的单密封。
与小间隙节流阀套一起使用。
预防性维护
排水口必须位于向下倾斜管道的压盖底部。
持续排入液体回收系统。
监测高压。
66B方案
排水口上的节流孔塞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泄漏,并可检测密封是否失效。
类型
利用节流阀套和节流孔塞检测密封大气侧的泄漏。
目的
主密封安全指示器用于检测故障。
适用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65A或计65B方案一起使用。
与小间隙节流阀套一起使用。
与闪蒸或非闪蒸流体一起使用。
用于在现有密封上增加大气侧泄漏检测功能。
适用于偏远地区和关键服务中的单密封。
预防性维护
排水口必须位于向下倾斜管道的压盖底部。
持续排入液体回收系统。
监测高压。
定期检查节流孔是否堆积和堵塞。
气体密封
方案72
外部供应缓冲气体,用于布置2密封。
类型
非承压缓冲气体控制系统。
通常使用氮气缓冲气体来支持密封。
目的
零至极低的工艺排放。
主密封的安全后备。
适用
与非承压安全壳双密封一起使用。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清洁、非聚合性、非氧化性流体。
与75号和/或76号方案结合使用。
预防性维护
必须持续为密封提供清洁、可靠的低压气体。
除非作为紧急备用系统的一部分,否则不建议供应瓶装气体。
通过排气管路中的压力显示主密封泄漏。
通风口或排水管通常连接到低压蒸气回收/放气系统。
相关产品
方案74
外部供应缓冲气体,用于布置3密封。
类型
加压阻隔气体控制系统。
气密封支持通常使用氮气阻隔气体。
目的
隔离工艺流体。
零工艺排放。
适用
与双加压气密封一起使用。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不能承受液体阻隔密封的服务。
清洁的非聚合性流体。
温度适中的液体。
预防性维护
必须持续为密封提供清洁、可靠的加压气体。
阻隔压力通常至少比密封腔压力高1.75巴 (25 psig)。
流量指示器显示内侧和外侧密封泄漏。
除非作为紧急备用系统的一部分,否则不建议供应瓶装气体。
相关产品
方案75
安全壳密封腔泄漏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布置2密封的冷凝或混合相泄漏。
类型
从安全壳密封腔排水至液体收集器和蒸汽回收装置。
目的
收集泄漏,实现零或极低的工艺排放。
主密封的安全指示器。
适用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安全壳密封上的72号方案一起使用。
在环境温度下会凝结的液体。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清洁、非聚合性、非氧化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收集储罐必须位于密封排水管和向下倾斜的管道下方。持续将收集储罐排放至低压蒸汽回收/放气系统。根据需要将收集储罐排至液体回收系统。排气压力增加表明主密封泄漏。定期监测液位、阀门设置和低排气压力。
方案76
安全壳密封腔排水口,用于布置2密封上的非冷凝泄漏。
类型
从安全壳密封腔排气至蒸汽回收装置。
目的
收集泄漏,实现零或极低的工艺排放。
主密封的安全指示器。
适用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安全壳密封上的72号方案一起使用。
在环境温度下不会凝结的流体。
高蒸汽压流体、轻烃。
危险/有毒液体。
清洁、非聚合性、非氧化性流体。
预防性维护
持续向低压蒸汽回收/放气系统排气。
通风管道应包括冷凝水排放口。
排气压力升高表示主密封泄漏。
定期监测阀门设置、管路堵塞和排气压力过低问题。
相关产品
